5月14日晚7点,“世界中”的中国文学:哈佛新编中国现代史》主题讲座在江安校区文科楼526会议室圆满举行。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顶尖学者、哈佛大学东亚语言文明系讲座教授、“中央研究院”院士王德威在讲座上介绍了《哈佛新编中国现代史》的创作经历,主持人为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院长李怡。
王德威教授
王德威,1954年生,毕业于国立台湾大学外文系,现任哈佛大学东亚语言文明系Edward C.Henderson讲座教授,台湾“中央研究院”院士。擅长比较文学和文学评论,主要著作有《现代抒情传统四论》《台湾:从文学看历史》《一九四九:伤痕书写与国家文学》《想象中国的方法》《被压抑的现代性:晚清小说新论》《众声喧哗以后:点评当代中文小说》等,在国内外学界享有盛名。
《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》是哈佛大学出版公司2017年出版的大型文学史著作,由161篇短小精悍的文字所组成,时间跨度起于1635年,止于2066年。该著作不同于传统意义上文学史的一点是,它打破了文学史偏向实证的结构,作者们通过选择历史上不同时间点,根据合理的文学想象来创作。一直以来,文学史的写作都是缓慢曲折、脉络复杂的。王德威教授表示,《哈佛新编中国现代史》看似“主观任意”的历史时间点选择,实际上是需要参与作者们群策群力、积极协调,才能完成的一本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史。
讲座现场
在谈及《哈佛新编中国现代史》的特色时,王德威教授列出三个关键词:不完整的文学史、“文学的”文学史和华语语系视野。
王德威教授解释道,“不完整的文学史” ,一是因为人力有限,要协调来自全球的笔者们写出一本看似分散、实则完整的文学史存在很多现实困难;二是从理论角度上讲,根本没有完整的文学史,所有的文学史在历史的进行中都是不完整的。“
讲座现场
讲座现场
文学的文学史”强调了该书不同于以往常规文学史写作,其呈现是偏向个人主观的抒情散文式描写,也是一种见证式的、甚至是忏悔书式的写作方式。
说这本书是“华语语系视野”,是因为 《哈佛新编中国现代史》破除了政治、地理的疆界,重新思考了文字本身的流动性,该书中融入了大量来自香港、台湾,新加坡、马来西亚等地的华人文学作品,王德威教授认为,只有华语语系才能解释这个文学坐标以及区域的复杂性。
《哈佛新编中国现代史》的写作遵循四大脉络。首先是时空的互缘共构。互缘一词来自佛学,用在此处是想表明文学史写作并非一个单向直线的进程,时间点上的层层叠叠,要求文学史写作者们做一个观察者,将几个点形成勾连,尽管未必能够管中窥豹。
其次是文化的穿流交错,《哈佛新编中国现代史》来自西方学院,书中有将近一半篇目描述了中国和西方、东亚相互来往、交错流动的历史。旨在让读者理解文学史和他们所生存的世界是息息相关的, 因为20世纪现代文学的经验本身就是一本文化交流的历史。
讲座现场
三是文与媒介衍生,虽然文学史以“文”作为最重要的依归,但新媒介形式的出现也是需要关注的。王德威教授举例了全息投影技术展示邓丽君“月亮代表我的心”巡回音乐会现场,告诉同学们文学的力量不应该只是中文系规定的考试内容,而是在那一刻我们被感动的时候,基于声音、形象的媒介所形成的这一繁复网络触动到了我们的内心。中国人所说的文是一种不断的生命经验的彰显,这一彰显伴随着与时俱进的不同媒介。
讲座现场
最后是华语文学与地理版图想象,中国文学作为华语文学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只有放到更加庞大的交流体系中才能实现它的价值与意义。“文学史是不断开放生成的,不应该局限在一个有限时空,即地球定义的这个世界里。”王德威教授说。
王德威老师与同学们互动
讲座最后,王德威老师与同学们进行了“干货满满”的互动。
问题1:请问您如何理解“现代”与“现代性”?
答:现代,是一个简单的时间流程里对时间流变的一个切入点。我们在认识了现代、此刻、当下的意义后,才能切割出一个东西叫做过去,叫做传统,同时也可以投射到什么叫“未来”。现代在我们中国现代文学史以及广义历史的认知里,往往投射了许多所谓的“危机时刻”,但危机时刻也可能是一个转机的时刻。在中国的语境里面,我们似乎把现代简化成为新民主主义论里的三段论,就是近代、现代、当代。从现代文学的观点来看,现代文学大概只有三十几年的历史, 1949以后就是当代, “当代”一词听起来感觉比现代还要更迫切,更逼近我们眼前。但是我们的当代在无限延伸,而且看起来还会继续延伸下去。在这个意义上,“现代”短暂的几十年时间,本身就是一个历史性的问题。所以这个地方就是时间本身的一个“伸”跟“缩”,它的扭曲,它的重新创造,这都是我们现在做现代文学史所关心的话题。
问题2:请问您个人对王小波,对现当代文学有什么看法?
答:我非常高兴地告诉你,王小波在这本文学史里。我觉得他是影响1990年代最重要的作家,他的作品《黄金时代》,再到后来他的《沉默的大多数》这样一个作品,刻画了90年代一代人艰难的心路历程转折。但他所运用的方式是嬉笑怒骂,他不再去追寻传统的崇高伟大、一以贯之的叙述,所以不论是在个人的,所谓现代性的自觉上,或者是他所用的现代形式的选择上,还有他面对历史的勇气上,都是我尊敬的作家,所以在90年代的范畴里面,特别有一章是介绍王小波的。但是与此同时,我可以顺带地说明一下,我也介绍了王朔,作为一个很特别的对比,展示两种不同文学的对话。所以从这个观点来看,90年代是很让人深思的一个文学转折的时代。
问题3:您是如何在绵长的线和广博的面中选取了书中的时间点?您是不是有自己的标准或者客观的准则?
答:《哈佛新编中国现代史》它是有一个历史脉络的,在编文学史时,所谓重要的事件,一个都不能少,否则我们的读者肯定是会有异议的。写作这本书很多时候不太容易,所以我们只能尽力在大历史的脉络之下,仍然尽量赋予它相当合法性与合理性,比如鲁、郭、茅、巴、老、曹,一个人都不能少,但是我们对每一个人都做了特别处理。另外,大家所最关心的重要历史事件,不论是长征、胡佛事件、文化大革命、文化热等等,该有的都有,但是如何呈现是需要主编做出自己的判断和决定,同时也必须顾及到客观环境的限制。毕竟这个书写的人和材料的取得,很多时候是有出入的。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,这本文学史的确是不完整的文学史。
互动提问
互动提问
讲座合影